此即寸口以上察人迎,所谓人迎与寸口上下相应者是也。植物取精于地,而生养以天。
(原注:风为阳邪,寒为阴邪。哕与干呕相似,其声浊而长。
芤脉如葱,轻平而空,浮沉俱有,但虚其中。巽乃辰巳之位,坤乃未申之位。
余曰∶有是哉,使进顺气疏风之药不辍者,墓木拱矣。膀胱热则小便不利,宜五苓散。
有想是为蚕为蛾时也,无想是为蛹为蚁时也非有色想,非无色想,此物又极微极细,其情识在于恍惚渺茫之间。)烦出于心,阳盛而内热也。
此语误人,气安有有余之理?故吾人业医,必先参天地之阴阳升降,了然于心目间,而后以药性之阴阳,治人身之阴阳,药性之升降,调人身之升降,则人身之阴阳升降自合于天地之阴阳升降矣。